“德国白求恩”中国偏远山区行医扶贫15载传佳话
20世纪末,发达地区人口的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1.1岁和78.7岁,男女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日本已分别达到76.8和82.9岁。如果保守估计,你能活到75岁,人生中有五分之一的时间供你随意支配,你会做些什么?
一位名叫埃克哈特·沙夫施维尔特(Eckehard Scharfschwerdt)的德国医生,用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:沙夫施维尔特医生参加了香港非政府组织国际专业服务机构(MSI)的援助项目,2001年起在中国人都非常陌生的云南省鹤庆、建水、红河县,他带着妻子和儿女工作生活,一待就是15年;在那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,他倡导了多个扶贫项目,帮助当地培训医生、扩建医院,给百姓看病、接生、教英语、传授农业技术……
这位德国医生中文名叫夏爱克,取义“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”。他的人生五分一,貌似短短几句话就可以概述、凭想象便足以打动人心,关于他的经历的详细报道在网上也一搜便知,但面对面交谈、细问究竟的机会却十分难得。2月13日这天,一小部分身在法兰克福领区的华人有幸分享了这个机会——是日下午,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于“中德建交45周年”之际启动2017年度首轮“对话总领事”活动之“云南—我的第二故乡”对话会,王顺卿总领事请来夏爱克先生和他的一双儿女,让与会者面对面地了解他们在华工作生活的情况。

▲埃克哈特·沙夫施维尔特医生与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王顺卿
几张幻灯片、简要的中文讲解——从2001年初踏云南土地,学习语言、适应生活和为村民们治病,渐渐融入当地、与村民成为朋友。他带头开展借羊给村民们生小羊的项目,教村民们怎么为山羊过冬准备青贮饲料,帮他们建了五十多个沼气池、挖了四十多个水窖。除了行医和扶贫,他还帮助当地培养医生、扩建医院。

十五分钟不到,夏爱克医生就讲完了自己的十五年。但这显然不能满足充满好奇与敬佩之情的听众,在王总领事介绍性的引导提问下、在听众们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中,一个更完整鲜活的“德国白求恩”展现在我们面前。以下转述总结部分对话。
问:对知悉故事的中国人交口称赞的传奇15年,对您于中德友好的巨大贡献,您的政府和同胞怎么看?
答:“这是中国人的看法……德国政府都不知道我跑到哪里做了什么。”(大笑)
据介绍,夏爱克医生唯一一次与德国驻成都总领馆的联系,还是为了获取德国政府对当地培训项目的支持——给县内所有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医生做培训。后来政府支持了六个班的培训,副总领事也前往视察……

▲身为云南人并在云南工作多年的领馆唐利文领事提问
问:身为参加过一些扶贫项目的云南人,也了解其中艰辛,是什么让您多年坚持?答:两个方面:第一,环境接纳我们。虽然在新加坡学习中文一年,但是刚去云南时语言还是很差,加上当地人大多说方言,基本听不懂。可是当地百姓都热情耐心,努力跟我们讲普通话;他们会邀请我们参加村里家里的所有活动:生日庆祝、盖房迁居、红白喜事等等,让我们觉得自己属于鹤庆;孩子的同学家长会把东西便宜卖给我们……第二,身在德国的朋友不仅在生活费用上多年支持我们,还经常写信,精神上也有很多支持与分享。

▲热情纯朴的彝族村民邀请夏爱克医生到家里做客。当时医生的儿子(正中)还是个小毛头,现已长大成人的他在德国学医
问:为何选择了偏远陌生的云南?
答:按你们中国人的说法叫“缘分”,我说是上帝的安排。我从小游历欧洲各国,对外国并不害怕排斥。我和妻子都学医,去了印度尼泊尔等发展中国家,发现很多地方医疗条件很差,于是回德国继续学习提升希望将来能提供帮助。曾经因为要学中文而打退堂鼓,觉得一辈子都学不会,但是去了中国以后有巨大改观。而且我们的机构只在云南等省有项目…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据夏爱克医生介绍,这些年来他见证了所在地区的巨大变化。举例去中国四年后第一次返德,德国老家一如从前,然而三个月后再回中国,已经可见新交通灯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变化。在鹤庆县医院的几年里,夏爱克医生也见证了当地医疗条件的大幅改善。特别是在2008年以后,医院大量投资引入先进器材,早已不是医生初来乍到时只有一台照射设备的简陋模样。而他本人,则为“软件”的提升,即医生本身医疗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很大贡献。据不完全统计,100个培训班在十五年内相继开办,每班20-40人,为期一周。在我们惊叹数量的同时,医生本人强调的却是“质量”:“培训班不能太大,因为重在实践操作,需要一对一指导,一个班就配有五到八个老师……而且我们医师,最大的作用不是传授知识和技术,而是鼓励收入微薄的他们留下来,强化专业、服务农民,而不是外出务工。”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受到医生志愿精神的鼓舞而坚守医疗岗位,但这一星希望与信念对当地民生与发展都意义非凡。听到那一刻全场是静默的,于我心有戚戚的触动是分分明明能感受到的。

▲“作为医生,我可以看100个病人。但如果把知识传授给100个医生,效应就是100倍。”——2012年12月初,夏爱克医生在建水县人民医院与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合影
整场对话,夏爱克医生的一对儿女凯诚、凯乐(他们的中文名)一直坐在台下静静听讲,默默支持着父亲。但从儿时照片到眼前年轻美丽的他们,听众们不能不注意、不好奇,对于他们同样重要的这长大成熟的十五年;尤其是现场同样人到中年、为人父母的听众,他们忧心偏远山区的教学条件、问医生是否在孩子生病时想过回国。对此,医生引用鹤庆县卫生局杨局长的话,再一次逗乐了大家:“他说我的孩子是当地第一对‘留学生’。”孩子们可要比父母融入得快和好,最初要自己烤面包的“老外家庭”却养出了不爱吃面包、早餐偏爱米线的儿子,慢慢地,一家人也都像当地人一样生活了;两个孩子早上去当地学校上课,下午就在家里跟妈妈学习,一直是自然升学,直到八九年级转到国际学校,数学还优异领先。孩子们自己都承认,在中国学校学会了尊敬老师,回到西方课堂反而不习惯那种常常掩盖了老师讲课的吵闹……在与观众简短的互动里,凯诚给大家举例说当地小伙伴都是多么友好善良,他学会的第一个词“苹果”就是同学拿着苹果教会他的;凯乐说:“他们到哪里都带着我们玩”……回忆往昔,兄妹俩都幸福感恩地微笑着。

▲夏爱克医生的儿女凯诚、凯乐
“学校不是唯一或最重要的、保证孩子们以后过得好的条件”,这是医生教育孩子的理念。那么其他或者更重要的条件是什么?聪明的家长一定能从凯诚的一句话里读懂——“我的爸爸很厉害!”——父母一以贯之的言传身教是现在孩子们溢于言表的骄傲。他给村民们带去的爱和信念那么多,又怎么不会泽被身边的孩子们呢?至于医疗卫生条件,不是因为自己是医生而不担心,而是“既来之,则安之”的态度——“既然来了,就决心不要害怕,就去适应调整。总是害怕卫生条件不好才肯定会生病。孩子们都健康长大了,从没有什么大问题。”
夏爱克医生说“我的中年在云南度过”,而他的一对儿女,无疑在那里拥有了最美好的童年。

因为中文水平有限,也因为骨子里德国人的直接扼要、低调踏实,现场的每一个对话几乎都以“长长的中国人问题+简短的德国医生回答”的形式呈现。但夏爱克医生简单有趣略带乡音的语言、中国人典型的亲切和气的笑容与口吻、以及农民般憨厚质朴、发自肺腑的答话总能引来阵阵笑声和更多不能自已的提问,一个半小时的“聊天”后大家聊兴不散,仍要走近这位已然变成云南老乡的医生和他略带腼腆的孩子,家长里短。一切都安静顺遂,自然而然。他言行间的踏实恳切,把长长的十五年化作很多时光飞逝的一年、两年、三年,让中德友谊的大桥变成个人情谊的一砖一石——医生与乡亲、小“留学生”与当地小伙伴、志愿医师与受训学员……如涓涓细流,不惊不躁,却长流不息。

▲当天年龄最小的听众给医生献花
也许这就是为什么,当人们赞伟大,人们表惊叹,医生谦笑摆手,满脸真心实意的“哪里哪里”。传说种种,不过是他自发自觉的选择自然成就的一段人生,一切都如他所说,是“缘分”,是上帝的安排,是他们不愿用、不常提却十几年如一日、日日身体力行的那些听起来很大的词汇。让人们真心相信,丰盛人生之源头、无价精神之圭臬,不过三字真意——信、望、爱。
大家的愿望也通过王总领事最后的讲话送给了医生:请夏爱克医生常回“家”看看。是的,于医生而言,云南确是第二故乡,他很想念。被问及重访中国的计划,他老实回答:“看老婆(的意思)”。观众们的哄笑和热烈鼓掌中,医生也笑着补充说:“哪怕自己不能去,也要派孩子们去。孩子们都很爱中国,儿子学医,这个暑假计划去武汉实习;我姑娘也准备去孤儿院做志愿者……”医生的确还没有完全适应德国的生活,言谈间都是对云南的爱和不舍,依然天天微信联系着很多当地的老朋友。我们也衷心希望医生能早日“返乡”,祝凯诚凯乐的中国之行愉快顺利!

(摄影 高扬)
责编:李瑞辰、樊小菲
联系方式
慕尼黑办事处
机票电话: +49-89-38037888机票传真: +49-89-416159011
机票邮件: 德国机票邮件
旅游电话: +49-89-38038800
旅游传真: +49-89-416159030
旅游邮件: 德国旅游邮件
DHL电话: +49-89-416159016
DHL传真: +49-89-416159088
DHL邮件: 德国DHL邮件
电话占线,留言等待回访>>
我要投诉
电话:+49-89-416159067
邮件:投诉邮件
旅游急电: +49-17621728966
办公时间
周一到周五:09:00 - 18:00
周六:02:00-16:00
周日:10:00-16:00
机票值班(电话客服):
周一到周五:24 小时在线
周六,周日:03:00 - 16:00
法兰克福办公室
机票:+49-69-750069085旅游:+49-69-750069088
签证:+49-69-750069084
市场:+49-69-750069086
传真:+49-69-750069081
邮件:frankfurt邮件
办公时间
周一到周五:09:00 - 18:00
上海办事处
机票:4000-80-5000旅游:+86-18930110333
签证:+86-18930110333
市场合作:+86-18930110333
传真:+86-21-61672648
邮件:上海办事处邮件
周一到周五:09:00-18:00
国家法定节假日不办公
厦门运营中心
电话:4000-80-5000旅游:4000-80-5000
签证:4000-80-5000
传真:+86-592-2230671
邮件:中国展会邮件
办公时间:
周一到周五:09:00-18:00
国家法定节假日不办公
沈阳办事处
旅游咨询:4000-80-5000签证咨询:4000-80-5000
市场合作:4000-80-5000
传真:+86-24-31973836
邮件:武汉办事处邮件
办公时间:
周一到周五:09:00-18:00
国家法定节假日不办公



